过
年好
(相关资料图)
盼望着盼望着
寒假到了 春节的脚步更近了
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也来临了
一时间各种意外伤害纷纷开始“冲业绩”
在此辞旧迎新之际
昆小儿评选出春节期间
最令各位父母头疼的几大伤害
让它们快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殆尽
1、烧烫伤
春节期间,被什么火柴、打火机等易燃物品烧伤,抱个热水袋、烤个火、洗个澡被烫伤,这些名场面的出现频率基本上和电视里循环播放的春晚持平。
意外发生怎么做?
1、冲。受伤后立即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,然后浸泡在流动的凉水中20-30分钟(如果烫伤面积非常大,不宜超过20分钟)。这么做可以帮助缓解疼痛,降低烫伤造成的损害。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,就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,毛巾要不断更换。注意不要用冰水浸泡,也不要挑破水疱。
2、脱。轻轻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,如有必要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开。如果衣服粘在伤口上,千万不要用力撕扯。
3、泡。泡在冷水里半小时,可缓解疼痛。
4、盖。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的部位。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,也可以用清洁、干燥的棉布或保鲜袋,一定不能用会粘连伤口的物品覆盖!
5、送。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立刻送医。送医过程中须抬高受伤部位,并注意保暖,防止体温过低。
求求你们了,这些民间偏方信不得!
无论昆小儿说了多少次,每每遇到烧烫伤,大家还是在不按套路出牌的亲戚们面前败下阵来,因为他们会用生命验证什么叫做“姜还是老的辣”!
偏方1:烫伤了赶紧用冰敷。NO!
真相:不能使用冰或冰水敷在伤处,这么做会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,导致愈合延迟。
偏方2:在伤口上涂抹牙膏、酱油、草木灰等,能缓解疼痛、杀菌消炎。NO!
真相:在伤口上涂抹这些东西会导致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,而且会让医生很难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,还会加大伤口清洗难度,增加孩子的痛苦。
偏方3:挑破水疱好得快。NO!
真相:挑破水疱不仅不会加快愈合,还会让伤口暴露,极易造成细菌感染。
2、被烟花爆竹炸伤
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保留节目,但是每年都有很多孩子要么因为捡瞎炮、要么把鞭炮放在手上、瓶子里放来寻找刺激,结果出现意外,导致手、面、眼、耳等部位炸伤。
意外发生怎么做?
1、眼外伤:放鞭炮最容易造成的就是眼外伤
可以用一个金属眼罩盖住眼睛,或纸杯。尽快去医院就诊。有一些人使用毛巾包裹也可以,但是毛巾不可以接触眼球。注意:不要对眼球加压,不要接触眼球,不要移除眼球中的异物。尽可能防止眼球破裂,保护剩余房水。无论眼球被炸成什么样子,你都得用一个罩子盖住它,然后去附近的医院。(眼科医院更好!)
特别注意:千万不能用水冲。因为水容易使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,造成眼部酸碱烧伤,也不能用手揉眼睛。对眼睛局部肿胀、疼痛、无皮肤开放的伤口,要用冷毛巾湿敷。
2、有异物飞入眼内
切忌揉眼,要轻闭双眼或稍眨眼,让表浅的异物随泪水流出。如有异物进入眼球深部,绝不可压迫眼球,以免眼内组织脱出。额头和眉弓被爆竹炸伤时,要注意自我检查眼睛视力,初步判断有无视神经间接损伤。
3、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
不能乱涂药膏或酱油、牙膏等物品。正确的方法是应迅速用双手卡住出血部位,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撒上止血,并马上去医院就诊。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,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,抬高患肢,急送医院清创处理。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,以免患部缺血坏死。如需要,可拨打急救电话120。
o
记得开心哦
3、千古话题:鱼刺卡喉
年夜饭的主力创造者——妈妈们,总是不忘在年夜饭的硬菜中加入“锦鲤”,吃是好吃的,一旦不小心被卡,求求你们跟我这样做!
意外发生怎么做?
娃娃版
➊安抚孩子情绪,让孩子减少吞咽动作,避免孩子因哭闹、吞咽而导致鱼刺扎得更深;
➋ 估计一下卡喉的鱼刺有多大;
➌ 选择去有耳鼻喉科的综合性医院或儿科医院,挂急诊。
温馨插嘴:孩子口水流不停是明显的鱼刺卡喉症状,一定第一时间去医院。
如果因为条件限制或者其它原因不能马上到医院取出,家长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式:
➊ 让孩子低头并咳嗽,看是否能将鱼刺咳出;
➋ 用汤匙压住舌头的前半部;
➌ 在亮光下仔细观察舌根部、扁桃体等部位;
➍ 如果能看到鱼刺,可用镊子夹出;不行,则等待到医院取出,不要轻易采取其他方式。
注意,以上方式不建议年龄段较小,难以控制的孩子使用。
大人版
正确示范1:咳嗽
如果口咽部位卡到鱼刺,且鱼刺较小,可以试着咳嗽,很多时候,那些细小的鱼刺会跟着气流脱落下来。
正确做法2:观察
如果是卡在口咽部,张开嘴用手电筒能看到鱼刺的话,可以尝试对着镜子或者在亲友帮助下借助镊子等工具,小心取出。
但是!
但是!
但是!
正确做法3:去医院
如果鱼刺很大很硬,刺痛感剧烈,或者在亲友帮助下怎么也找不到,再或者感觉颈部、胸部刺痛明显,就要即刻就医了。
因为鱼刺不是卡在口咽部位,而是在喉咽,这个部位一般很难看到,需要到医院处理。
医院的耳鼻喉科和消化科经常会接诊到吃鱼卡刺的患者,医生会使用喉镜、胃镜、食道镜甚至开胸手术来取鱼刺。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卡住鱼刺这件事,处理不慎可是会很大麻烦的。
记得去有耳鼻喉科或消化科的综合性医院,挂急诊!!!
温馨插嘴:请杜绝这些稀奇古怪的”偏方“!
昆小儿知道,每年这个时候,七大姑八大姨将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“比你多吃几十年饭”的气势。他们会告诉你以下这些”偏方“好用得很,毕竟他们几十年都是这么用过来的!
错误示范1:大口吞饭进肚法
相信我,这会让你从耳鼻喉科出来后,直接去消化科!
错误示范2:大口喝水下咽法
鱼会游泳,鱼刺不会啊各位!剧烈的吞咽动作只可能会把原本位置很浅的刺推到更深处。
错误示范3:大口喝醋软化法
请问吃醋溜鱼、酸菜鱼、糖醋鱼和西湖醋鱼时,鱼都是骨软身柔吗?
错误示范4:橙皮口服化解法
居然会有人相信吃橙皮可以软化鱼刺,大概是相信和醋一样的功能吧!
以上是江湖传闻的各种错误应对吃鱼卡刺的方法(麻烦各位不要随意模仿),这些错误的处理方法轻则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,重则会危及生命。
4、误食农药或药品
意外发生怎么做?
误食农药:
1、脱离现场:迅速将病人抬移出现场,并脱去被污染的衣帽、鞋袜等。
2、冲洗:用微温水或肥皂水充分冲洗污染的皮肤、头面部等,并保暖。
3、洗眼:眼睛用生理盐水冲洗,禁用热水或酒精冲洗,以免血管扩张增加毒物的吸收。
4、催吐:病人不能配合者,不用此法。禁用阿朴吗啡催吐,因为此药会抑制中枢。用筷子刺激咽喉引起呕吐。
5、导泻:可用硫酸钠20g口服后再喝1000ml水。忌用硫酸镁导泻,以免加重抑制呼吸中枢。
误食药品:
1、误服副作用小的药物
误服维生素、止咳糖浆、钙片等毒副作用小的药且剂量不大时,无需过度担心,可以让孩子多喝水,促进药物稀释和排出。
2、误服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
如果孩子误服了降压药、安眠药、避孕药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,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果断催吐(孩子清醒的情况下)。吐后让宝宝多喝水,然后尽快就医。
注意:如果孩子吃下了毒性较大或是腐蚀性较强的药物,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,切忌舍近求远奔大医院。同时,记得带上宝宝吃错的药物或药瓶,供医生了解情况。
5、娃娃饮酒危害大
过年聚餐必不可少,吃老酒的云南人习惯让孩子尝酒的“表演”也就被提上了日程。
儿童饮酒危害大,今天必须再次严肃科普一下:
婴儿、幼儿、青少年都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肝脏解毒系统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发育不成熟,脾胃娇嫩,过量饮酒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和一系列消化道疾病。青少年大脑处于发育阶段,即便不发生中毒,酒精也会导致神经发育受阻,影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能力,使孩子变得“傻乎乎的”。
儿童时期开始饮酒,由于儿童缺乏自控力,还会随之引发暴力斗殴、吸烟、毒品或药物滥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,而且较成年后饮酒更容易形成酒精依赖。据报道,青少年15岁之前饮酒的人群与21岁前饮酒人群相比,产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高4倍。
建议:
1、避免接触其他隐性酒精类物质
建议家长们注意避免儿童误用一些含有酒精的药物、外擦制剂以及酒精手部消毒液等。应将这些物品放置于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,使用的时候加以监督。
2、手部消毒液可不是你想用就用
以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手部消毒液为例,美国在2011–2014期间就发生了70,669例12岁以下儿童暴露的事件,含酒精类手部消毒液(通常含有60%酒精)因误食产生的后果要比非酒精消毒液暴露后果更加严重,值得家长警惕。
春节越来越近
这些意外伤害
希望大家都不要碰到才好
约好了
新年大家都健健康康
快快乐乐的
摘除预设在有限的生命里
一遍一遍热爱自己
文:小青酱
采编/排版:小青酱
-The End-
送昆小儿一朵小花花
-
中广核彭芳梅:深圳助力中广核成为世界核能大国强国2022-08-09
-
“莆田鞋”集体商标注册成功!代工企业如何谋求自创品牌?2022-06-21
-
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-03-18
-
河北沧州:学生“暖心小纸条”致敬“最美逆行者”2022-03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