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梦阳/潘家睿
近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《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,分析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1151912件,解决915752件,解决率79.5%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767万元。据《分析》,商品投诉大类主要涉及家用电子电器类、日用商品类、食品类等十大领域,其中房屋及建材类投诉量占比3.08%,共35513件,《分析》点明房地产消费领域六大问题突出。
房屋质量等六大问题备受关注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,住房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重点民生消费需求之一。然而,尽管商品房消费领域的问题经过多年整顿,但依然存在问题。《分析》围绕交房时间、交房质量等方面指出以下六大问题——
一、房屋质量问题。其中不仅涉及墙面开裂、地面空鼓等“显性”质量问题,也有卫生间渗漏、地暖破裂等后继使用后才能暴露发现的“隐形”问题。
二、不符合条件强行交房。指部分开发商在合同约定交房日到来时,楼盘尚未全部完工且不具备交付条件情况下,为逃避违约责任强行交房。
三、开发商强制捆绑销售。如开发商捆绑销售地下仓储或车位;或以不妥协则不交付钥匙为要挟,强迫业主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机构代办房屋产权证或代缴契税,并从中收取中介费。
四、有的精装修房配套家电产品交房时已过或快过“三包”期,开发商拒绝承担“三包”责任。
五、交房时实测房屋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,开发商要求消费者补差价引纠纷。
六、楼盘烂尾消费者“房财”两空。部分开发商挪用资金导致楼盘后续烂尾,消费者花费大量积蓄却未能如期入住,还面临还贷压力。
开发商应担责
相关机制也要及时跟进
对于目前重点关注的六大问题,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,在商品房消费领域,投诉与质量问题等等纠纷并不少见,似乎每年都会发生如此事件,然而遇到质量问题的购房者面对维权很多时候无能为力,完全是被动的,“站在行业角度来讲,对老百姓的购房权益有冲击的问题是一定要去解决的。”另一方面,严跃进提醒购房者需要注意自身对楼盘的辨析能力。“不能盲目听信哪些项目好,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看。”
对于企业来讲,严跃进建议应及时规避风险,不要过度宣传楼盘,令购房者的市场预期在合适的范围内,是一个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,也是保护自身品牌形象的两全法则。
另外,有关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机制,严跃进建议,不仅购房者需要被保护的机制,企业的管控机制也不能松懈。他还建议:“从实际情况来讲,对于一些出现问题比较多企业,对其更加要进行管控,如果企业暴露的问题过多,要限制后续的项目开发销售,影响其评级等等,需要形成一个约束头衔。”
来源:作者:李梦阳/潘家睿
-
中广核彭芳梅:深圳助力中广核成为世界核能大国强国2022-08-09
-
“莆田鞋”集体商标注册成功!代工企业如何谋求自创品牌?2022-06-21
-
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-03-18
-
河北沧州:学生“暖心小纸条”致敬“最美逆行者”2022-03-18